01 什麼是帶狀疱疹?
受到水痘帶狀疱疹病毒的感染時,皮膚上會出現許多小水泡,成群地散佈在皮膚上,這就是水痘。水痘結痂痊癒後,並不代表病毒自體內消失了,病毒會埋伏在神經節內,當人體免疫力降低時,病毒就可能再度活化。當病毒活化後,皮膚上開始出現皮疹,且沿著神經呈帶狀分佈,因此稱為「帶狀疱疹」,俗稱為「皮蛇」。帶狀疱疹大多出現在身體的一側,最常發生在胸部和頭頸部。
潛伏在神經節的水痘帶狀疱疹病毒一旦活化,會攻擊神經,在皮膚上出現沿著神經成帶狀分佈的皮疹。
02 帶狀疱疹消失了,為什麼還是感覺疼痛?
由於帶狀疱疹病毒會侵犯神經,使得神經受到損傷,因而會出現強烈疼痛的症狀。一般來說,疱疹在 2-4 個星期內會逐漸痊癒,但是疼痛症狀可能仍然持續數個月甚至數年之久。
如果出現疹的部位在痊癒後一個月,仍然會感覺疼痛的話,即有可能罹患“帶狀疱疹後神經痛”。
03 哪些人容易罹患帶狀疱疹後神經痛?
-免疫力不足
-50 歲以上的帶狀疱疹患者
-接受化學治療的癌症患者
-罹患糖尿病、惡性腫瘤或愛滋病
-過度勞累、睡眠不足
60 歲以上的帶狀疱疹患者中,大約有一半會出現帶狀疹後神經痛。
04 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症狀有哪些?
-皮膚照光、風吹、走路、臥床或穿衣服都會感覺疼痛
-感覺皮膚被火燒、被針刺
-感覺有螞蟻在皮膚上爬
-即使是細微的摩擦、輕觸皮膚都會感覺疼痛(觸感痛)
-出現受到電擊所引發的疼痛、或是出現陣發性疼痛
-變的很怕泠或是感覺麻木
-帶狀疱疹如果出現在眼睛部位,可能會導致失明
每位帶狀疹後神經痛患者的疼痛感覺和疼痛部位不完全一樣,可能是自發性的疼痛,也可能是在特定動作或情況下才會感到疼痛。
[本文轉自台灣疼痛醫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