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腹瀉:大便次數增加及水分增加(呈稀水狀或糊狀)嘔吐:持續性吐出胃內容物;上吐下瀉是急性腸胃炎的典型症狀。
原因:
腸胃炎是病毒或細菌感染所致,極少數是寄生蟲感染;原因大多數是因食物不當的烹調、保存或水源污染所引起。
治療及飲食:
1、若留院打點滴治療期間絕對禁食,包括水、牛奶以及任何食
物。
2、若返家照護,應先禁食4~6小時後再採清淡飲食,如稀飯加
少量鹽巴,半奶,對半稀釋的礦物質水(例如:舒跑)或依
醫師處方給予電解質水,嘔吐者,可以少量多次服用。
3、嘔吐者,若有使用止吐塞劑,應先禁食2小時後,再服用口
服藥。
4、治療非以殺死病菌,是預防腹瀉所引起的脫水。
5、若有以下症狀應立即回院:
(1)脫水症狀:口乾、眼凹、前囟門凹陷、活動力
(2)變差、無淚水、體重減輕。
(3)血便、高燒不退。
(4)小於3個月的孩童持續嘔吐、腹瀉。
(5)抵抗力差的孩童(如:血友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