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因疾病本身的影響,心理上的焦慮及治療的副作用,導致無力進食、味覺改變、吞嚥困難、容易飽足、口腔疼痛、口乾等症狀,引起患者進食不足的情形,對「民以食為天」的中國人而言,造成極大的壓力與擔心。以下提供改善病人飲食狀況的參考。
一、少量多餐,一天可進食五~六餐,兩餐間可提供少量的小點心,以增加病人的進食量。
二、勿於進食中喝湯水、飲料、以免過速飽足,而減少食物的攝取量。
三、於兩餐間進食液體,可用果汁或含糖飲料代替開水,提高熱量的攝取。
四、烹飪中可加入高熱量的佐料如牛奶(奶粉)、奶油、起司增加熱量來源。
五、不妨準備傳統藥膳供病人使用,可增強免疫力,也可從中補充體力,如以冬蟲夏草、枸杞子和小排骨合煮,以黨參、大棗及雞腿熬成的雞湯也可大補元氣。
其他個別性飲食指導:
1、容易疲倦者,在精神好時進食,每天的早餐是最好的時機。
2、若味覺改變,可將生肉先浸泡果汁、酒、糖或醬油再烹飪可減少苦味,熱食待近室溫時食用較佳。另可喝味道較重的飲料,如果汁、檸檬汁等。
3、口乾舌燥不想進食者,可喝微酸的飲料或果汁,如鳳梨、檸檬汁(加冰塊尤佳)或嚼口香糖、含小冰塊可刺激唾液分泌,減少口乾的感覺。
4、若口腔或喉嚨內有潰瘍疼痛,食用軟、冷、濕的食物,如優格、奶昔、冰淇淋,冰的飲料,避免吃熱的食物、飲料、湯以減少疼痛。
5、若有噁心、嘔吐的情形,可吃較清淡的餐食如優果、果汁,口含小冰塊以減少噁心感,避免油炸類熱食。
癌症末期病人因疾病的影響常導致病人越來越虛弱無力,甚至無力也不想進食,此時勿強迫病人進食,特別是勿強迫病人吃他不喜歡吃的東西,若病人被強迫在不想吃東西時進食,可能會使病人連喜歡吃的東西也不喜歡吃了,且容易形成病人與家屬間的壓力,因此即時病人不想吃東西,請尊重病人的意願,順應病人的喜好、體力而進食,使進食成為病人的一大樂事而非一大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