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認識日本腦炎
在台灣日本腦炎流行季節主要在每年5月至10月,病例高峰通常出現在6、7月,日本腦炎係感染日本腦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腦膜腦炎,蚊子為傳染媒介,潛伏期5-15天 ,日本腦炎主要流行季為春末初夏,病毒在豬、牛身上繁殖,再經由蚊子叮咬人體而感染。感染者大部分為無症狀感染,嚴重者會出現頭痛、高燒、昏迷、痙攣等症狀,最後導致精神、神經性後遺症而死亡。
2. 疫苗成分及效果
日本腦炎疫苗(Japanese Encephalitis Vaccine)是一種不活化的疫苗,由感染日本腦炎病毒的新生白鼠腦部組織的懸浮液所純化製成,接種效果達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所以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
3.疫苗接種方式及時程
1).接種方式為:皮下注射於上臂外側(二歲以下幼兒,建議接種於大腿前外側)。
2).成人未曾接種者:建議施打3劑,接種第1劑後,隔2週接種第2劑,隔年接種第3劑。(第2、3劑至少間隔6個月)。
3)旅遊民眾:
a.皮下注射3劑,建議時程為0,7,30天各一劑。
b.若因出國時間之限制,另一縮短的建議接種時程為0,7,14天各接種一劑。
4.接種禁忌
急性發燒。
罹患心臟血管疾病、腎臟疾病、肝臟疾病、糖尿病等疾病之急性期、增惡期及活動期中者。
對疫苗成分過敏者。
接種前一年內曾發生痙攣者。
過去注射曾經發生不良反應者。
懷孕者是否可以接種由醫師評估。
其他經醫師評估不適合接種者,不予接種。
5.副作用
疫苗接種後少數可能發生局部紅腫、硬塊與疼痛等反應。偶有全身反應如發燒、頭痛及倦怠感,通常二至三天內會消失,發生嚴重的反應,約百萬分之一發生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