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門診的病人經常會問:我長了骨刺怎麼辦?其實骨刺在台灣社會裡大多數的人都不陌生,有時做點稍微費力的工作、連續長時間開車、坐辦公桌使用電腦或天氣轉涼時,那種令人難受的酸痛就復發了!
新營醫院疼痛科林慶美醫師表示,在臨床上,骨刺指的是退化性病變的脊椎骨在X光攝影下所顯現的特殊影像。通常骨刺引起的腰部酸痛大多為雙側,但也有可能是單側,嚴重時也會引起臀部外側、大腿後側以及膝蓋後方的酸痛,有時除了疼痛之外還會有麻木的感覺,甚至會有腿部肌肉無力的症狀,走起路來很不自在。有些病人發病時常常在翻身時就會痛得爬不起床了。
林慶美醫師強調,下背痛時必須區別到底是小板關節還是坐骨神經引起的疼痛,如果是小板關節則疼痛不會超過膝蓋,是一種反射性的疼痛,病人無法詳細講出痛的位置;而坐骨神經痛則一定傳到膝蓋以下往往到腳面或腳底,伴隨著麻的感覺。嚴重者會有肌肉萎縮肌無力的現象。
林慶美醫師提到,治療骨刺下背痛能用藥物注射在小板關節,骨刺不一定要開刀,因非常符合忙碌現代人的需要、效果較持久已被普遍採用,在美國大多是由麻醉疼痛科或神經外科醫師施行。林慶美醫師從事骨刺治療用藥物注射到小板關節的案例已超過八千人(從署立花蓮醫院到現在),其成功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當完成治療後病患的疼痛有八成以上得以改善,再加上調養,大多數的疼痛皆能獲得紓解。 |